目前,大屏拼接显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场合中,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LED拼接、DLP拼接以及液晶拼接,这三种不同的大屏拼接显示技术也根据不同的应用市场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商用价值。在这三类拼接技术中,LED与DLP似乎更加被人所熟知,但对液晶拼接却少有耳闻,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竞争激烈液晶拼接窄缝化“终点”何在
如果以技术含量的角度出发,2017年确实是液晶拼接技术的“发展元年”,仅有0.3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产品的亮相不仅追平了DLP拼接产品的缝隙指标,更是震惊了整个显示行业。但即便技术发展至此,液晶拼接技术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不是很乐观。
液晶拼接产品市场发展并不乐观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液晶拼接技术产品的价格较高,1.8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产品在价格上就已经接近DLP拼接产品的价格,0.3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产品无疑会跻身最贵拼接产品行列之中。而如此之高的产品价格,也会令人们望而却步。
超窄缝隙液晶拼接产品的价格已追平DLP拼接产品
其次,在去年一年当中,众多品牌企业纷纷表示对超窄缝隙液晶拼接市场的看好,相继推出1.8毫米缝隙液晶拼接产品,但各企业对该市场的支持也仅限于此,2017年,1.8毫米液晶拼接产品并没有达到量产,因此,贴有“0.3毫米缝隙液晶拼接技术”标签的产品想要做到大规模应用,也成为“可望不可求”的事实。
超窄缝隙液晶拼接产品没有实现量产
另一方面,液晶拼接技术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小。超窄缝隙液晶拼接做为作为想要代替“DLP拼接”的产品,就必然会与“DLP拼接”产品抢占市场份额,而随着小间距LED屏产品的崛起,DLP拼接原有的市场已经被“瓜分殆尽”,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液晶拼接产品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大型指挥中心仍然保留DLP拼接显示屏
同为液晶显示技术中的另一枚“大将”——OLED技术,对液晶拼接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战性。随着近些年OLED技术不断地高速发展,OLED显示技术正在“逐步蚕食”液晶显示技术,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OLED屏替代液晶屏的局面已然形成,未来,OLED也将成为大尺寸面板的核心发展技术。
虽然液晶拼接技术以2年的时间完成从上一代3.5毫米到0.3毫米的“大跃进”,但技术瓶颈的突破暂时还无法缓解市场竞争”惨烈“的局面,支撑液晶拼接产品未来发展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技术层面的革新,换句话说,液晶拼接产品的未来将取决于市场环境、竞品发展等因素。而2018年超窄缝隙液晶拼接产品想要达到大规模落地应用,很可能也将成为梦幻泡影。
缝隙一直一来都是LCD液晶拼接产品的弱项。最早开始是大规模流行的46寸液晶产品为例,那时候面世的时候缝隙多数都在1CM以上。而之后三星推出拼缝达到6.7mm的产品,就已经被称为了无缝技术。
液晶显示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屏幕的“柔性”:极薄的玻璃基板盒流动的业态晶体(液晶)都必须需要必须的支撑结构,这样才能够稳定的工作。可是等离子和DLP拼接单元的屏幕的自身能够承受住自己的重量,边框不用多少支撑性结构。这是液晶产品接缝问题一直落后等离子盒DLP拼接大屏的关键所在。
就算如此,液晶产品的接缝也还是在不断的突破:6.7、6.3、5.5以及最新的5.3MM,液晶拼接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接缝品质。2013年infocomm液晶拼接产品的接缝基本上已经被控制到6毫米以下。而LG所展出的55寸产品中,拼缝下降到了5.3mm,进而创造了液晶类产品最窄的拼缝记录,同时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此外,液晶拼接厂商同时也在思考其他的“敲门”,更好的解决拼接墙上的“黑线条”问题。比如利用覆盖一层特殊的光学材料,然后让原有的黑缝位置可以显示“显示单元”最边侧的画面像素的拉伸色彩。同时用这个技术来达到虽然无法弥合液晶拼接接缝的缺陷,不过却能够在综合效果上变得更美观的作用。